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不胜:不能承受。
 
【解读】
 
这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唐,并一举攻下了京都长安。此后,叛军在长安城内烧杀劫掠,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因被叛军俘虏而困居长安的杜甫看到这种情境,联想到国破家亡的现状和自身的悲苦际遇,发出了这样深沉的感慨。全诗充满着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显得沉郁悲壮。
 
诗歌的首联以工整的对仗描写了这样的情景:虽然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一片衰颓的景象。“国破”点出了国家沦陷的现实,“草木深”说明了长安凄凉而衰败的景象。这两句诗表面是在写景,实则是借景抒情。诗人将自己深沉的情感融于景色的描写之中,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气氛。
 
在诗歌的颔联,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以“花溅泪”“鸟惊心”来抒写面对国破家亡的强烈悲愤之情——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变得如此荒芜破败,反映了安史之乱所引起的社会动荡,悲剧气氛笼罩全诗。
 
在颈联中,诗人很自然地由对国家命运的深思过渡到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上,想到自己和家人因为战争而失散,如今自己被困在长安城中,家人却不知道身在何处,所以非常担忧和想念。
 
尾联紧承上句,写诗人看到眼前衰颓的景象,想着当今国家的命运,料想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收到家信了;而且因为担忧和焦虑,自己的白发渐渐增多,头发也越来越少,甚至连簪子也插不住了。诗人那近乎衰朽之形象,正与破碎的家国融为一体。

【评诗】
 
语语沉着,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家书句尤脍炙人口,望而不至,难得等于万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